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7月10日讯(滕敬华) 2008年5月4号凌晨2点左右,一辆由成都开往福州的K390次火车上一位男青年突然癫痫发作,口吐白沫,全身抽搐,人事不省。当时火车正好抵达十堰站。列车上的乘务员立即将男青年送下火车。几分钟后,120急救车飞驰而至,将男青年送到十堰市太和医院神经内科进行抢救。
没有家属!不知道姓名!患者神志不清,满身污垢,面部、头部血迹斑斑,呼吸微弱,体温39.8℃,血压70/35mmhg,心率53次/分,身无分文,也无任何证件。经检查,医生诊断为“癫痫大发作,癫痫持续状态,肺炎,颜面、头部多处皮肤裂伤”,深度昏迷,生命垂危。在这一无线索可寻,治疗又需很多费用的情况下,神经内科何国厚主任铿锵有力的说:“启动爱心基金,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救活这位病人””,并亲任抢救小组组长,与同时成立的专门护理小组一起展开抢救工作。
经过医护人员夜以继日的抢救、治疗、守护,直到第5天,病人才从昏迷中醒来并渡过了危险期。由于病情严重,病人语言出现障碍,多处外伤,于是全体医务人员轮流值班,从科室主任到一般医生、护士,人人承担了照顾病人的任务。刚开始,由于病人不能吃饭,医护人员便用导管进行鼻饲,每天早上1瓶鲜奶从未间断,病情稍微好转后,一日三餐又由医院食堂保证供应,值班人员定时一勺一勺地喂食。由于患者多处外伤,不能动弹,极易产生褥疮,专门护理小组人员便轮流每隔两小时帮他翻一次身,使他身上一处褥疮也没有。病人胃肠不好,有时一天拉稀10多次,医护人员便轮流着为他换洗。为了让病人康复得更快,除了积极启动爱心基金保证病人治疗外,医护人员还自己掏钱为病人买各种营养品。护士长陈红梅、夏昌华等为“无名氏”病人买来了衣服、食品、补养液、卫生用品等累计200多元。自患者入院以来全科医护人员从端汤喂饭到换洗清便,从翻身按摩到洗头剪指甲,从剃头刮须到保持全身清洁,40多名医护人员个个像亲人一般,精心呵护着病人,用一颗火热的天使之心,挽救了这个“三无”病人的生命,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动人赞歌。15个日日夜夜过去了,终于在2008年5月19日,病人开始有了喜怒哀乐的明显反应。
据了解,这位癫痫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得益于太和医院神经内科设立的“爱心基金”。这里的“救治小组”和“专护小姐组”是用爱心联结成的一种救助形式,是“无名氏”病人获得帮助、战胜病魔、延续生命的温暖之家。
据神经内科医生介绍,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人口的流动性愈来愈大,很多人会突发意外,成为病客他乡的“无名氏”。为了及时救助这类患者,太和医院神经内科自2001年以来专门设立了“爱心基金”救助无名氏。爱心基金的经费来源主要来自两部分:一是科室活动经费的一部分;二是全科医务人员捐款。据悉,到目前为止,太和医院神经内科已免费接诊、收治、抢救无名氏危重病人30多人(次),减免住院费、诊疗费10余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