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频道6月17日讯(邹蔚烈 汤建军 罗传根) 6月16日,刚从湖北省竹溪县取茶经、学茶道,打道回府的贵州省丹寨县茶叶考察团,借鉴竹溪“茶园-木瓜、腊梅”的茶花套种模式,着手培植高效生态有机茶园,让丹寨学念竹溪“新茶经”。
被国家农、林部门分别授予“中国茶叶之乡”、“中国有机绿茶之乡”的竹溪县,先后投入财政资金7000多万元,实施农业标准化有机茶项目,全县有机茶园面积发展到17万亩,茶产业年综合收入已达2亿元。
为提高茶叶品质,茶农在茶园套种木瓜、腊梅、兰草、桃李杏等花木,还在周边栽植葛花、香花刺等山花,让易吸异味的茶叶在生长过程中充分吸收花草的香气多凝香,从而达到提高茶叶内在品质,提高茶园综合产出效益的目的。经华中农业大学检验,竹溪有机茶的茶多酚含量达32.94%,是其他同类地区的1.4倍以上,被省政府定为鄂西北高香绿有机茶示范县。央视七台农村 《致富经》栏目推介了竹溪县“茶-花果”高效益生态园种植模式,使竹溪“新茶经”声名远播。
前不久,贵州省丹寨县农业局、茶叶办一行六人组成的考察团,千里迢迢慕名前来竹溪县考察茶叶高效套种模式。他们认为竹溪的地理气候条件与丹寨县相似,特来调研取经。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考察团认为竹溪县抢抓退耕还林政策机遇,因地制宜发展茶叶产业,并采用套种的方式改善茶叶生态环境,提高茶叶品质,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