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着力改善民生:事事民为先处处民为重

★ 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中心 >> 十堰要闻 >> 正文
信息来源:房县公众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24日9:57 文章编辑:青山
  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12月24日讯(李先江 陈宗清 程文莉):日前,房县上龛乡白玉坪村村委会开支不合理,群众提出合理化建议后,乡党委、政府立即下文取消了村级招待费。此前,土城镇引进的高污染工业企业,被逐出大门;大木厂镇灾后重建选址不科学,马上遭到否定……房陵大地处处回响着“事事民为先,处处民为重”的主旋律,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顺民意,唱响“惠民曲”。房县把办好实事的着力点放到基层和群众最关心的“三农”问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和社会治安问题上。投资近3000多万元,实施了武当路、滨河路、迎宾路、凤凰山路等城区道路亮化工程;安装各式路灯、景观灯1000多盏,变压器20台,控制柜20个;投资500余万元,打机井32眼,建蓄水池12座、过滤池16座,铺设各类PVC管道12万米,惠及全县100多个自然村,使5万余人吃上了自来水。深入开展了打击严重危害企业及周边治安环境的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使社会政治和谐稳定;今年以来,全县共审结一审民事案件60多件,为国家和集体挽回与避免经济损失200多万元。

  合民愿,唱响“富民曲”。为确保县域经济快速、健康、稳步发展,该县重拳出击抓招商。今年以来,全县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协议39个,实际引进资金6.9亿元。其中,总投资额在亿元以上的项目8个,工业园区内已投产4个,近期可建成投产的项目有3个。其次是优选富民工程和项目。争取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13个,总投资3000多万元,其中改造中低产田5000多亩,引进纺织产业生产项目3个,争取资金1500万元,年生产能力达到300万锭,带动全县1000多农民从事手工业制作,促进了农民增收。同时大力实施“富民就业工程”。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建成了集求职登记、职业介绍、培训鉴定、档案管理、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和劳动力转移为一体的服务大厅和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实现再就业培训3000多人,就业再就业18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000余人,向外地输送务工人员8000人。

  解民难,唱响“助民曲”。今年以来,房县党员干部积极开展以“架心桥解民忧、送温暖献爱心”为主题的各种亲情联动活动。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深入社区、企业和农户,为贫困党员、农村贫困户、特困职工等弱势群众“送温暖”,走访弱势群众3000余人次,送去慰问金和食用油、大米等物品折合金额30余万元;全县党员干部“结穷亲”512对,为弱势群体落实扶持资金42万元。同时实行县级领导干部联村、重点部门包村、机关干部驻村、强村结对弱村“四抓并举、三级帮带”的措施,对薄弱村以及“三级联创”活动后进村强力帮扶。23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人人联系到村,69个有一定资金基础、有较丰富帮扶经验的县直部门和单位对薄弱村、后进村合力帮扶。县农业、林业、科技等部门开展了送科技下乡活动,截至目前,已聘请专家为农民免费授课12次,接受农民现场咨询10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0000余份,解决各类技术难题320个。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