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频道2月5日讯(左可良) 武当山特区教育局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推进青少年维权工作,建立起校园、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维权”体系和长效机制。
抓组织领导,明确维权责任目标。特区成立了青少年维权领导小组,明确了各相关部门责任,做好青少年保护工作,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不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完善维权协作机制,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积极推进青少年维权工作向纵深发展。
抓法制宣传,营造维权良好氛围。该区从预防青少年犯罪着手,开展多种形式法制教育活动:组织相关人员到学校进行法制宣传和法律咨询,为学生上法制课、播放法制教育宣传片、开展法制宣传图片展,广泛宣传《刑法》、《刑事诉讼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增强了青少年的法制观念,提高了青少年学生的维权意识。同时,在该区网站上开设了“青少年维权”专栏,设学法篇、警示篇、关爱篇、咨询篇。
抓协作机制,奠定维权工作基础。在开展维权工作中,该区不断深化和完善维权协作机制。检察院与学校开展“检校共建”活动,全面实施“校园维权”;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与各级学校结对子,学校聘请司法干部为法制副校长,定期开展法制讲座,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公安局下属站所股室与社区结对子,对社区未成年人建卡服务,帮扶未成年人工作明确到人。该区文明办与26个学校建立了联系点,确定联系责任人,随时加强信息交流,及时了解青少年维权情况,掌握青少年的思想动向、新特点,为做好青少年维权工作奠定了基础。
抓侵权惩处工作,确保维权取得实效。该区坚持依法从重从快打击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犯罪活动,从快批捕、起诉侵害青少年犯罪案件,保障青少年的人身安全不受侵犯。并认真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成立了专门的青少年犯罪办案小组,确定专人负责审查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制定适应青少年身心特点的办案方法,突出司法保护。
抓调查研究,探索维权新方式。在开展维权工作的同时,该区坚持把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作为调查研究的重大课题,相关部门间加强信息交流,及时研究和分析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存在的问题、总结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做法和经验,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新途径。
密切与学校、家庭联系,确保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建立学校与家长定期互访联络制度,及时反映学生在校表现,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及时教育、处理解决,以防止问题堆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