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频道12月7日讯(冯锐)日前,记者在丹江口市玉皇顶果园场看到,通过在柑橘园里种草养鸡,种植苣菊、豌豆等绿肥,该场节省了在橘园除虫、肥料投入和养鸡饲料上的投入,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实现了生态保护。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范围涉及丹江口市16个乡镇办(处、区)和一个旅游经济特区,分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其它汇水区。总面积3121平方公里,耕地27万亩,总人口50余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2.61万人。常年粮油、蔬菜、柑橘、茶叶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为60万亩,各类畜禽养殖年出栏(笼)能力达155.38多万头(只),库区百里万箱无公害淡水养鱼面积达25.5万亩以上。
为了控制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实现“清水廊道”和一江清水送北京的目标,促进调水区域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近年来,丹江口市遵循“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原理,分别在该市玉皇顶果园场和蔡家渡果园场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试点,通过推行“果-草-鸡”、“畜-果-草”生态模式,引进“频振式”杀虫灯、粘虫板和捕食螨,推广使用“免深耕”新型土壤改良剂、生物和矿物源农药以及柑橘生草免耕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技术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无公害有机农业和标准化农业,搞好农业生产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逐步控制和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促进了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目前,两处共建有高标准柑橘园2500余亩,年产柑橘650多万斤,提供苗木40余万株,实现产值500余万元,产品远销俄罗斯、加拿大等地。
丹江口市通过支持企业建基地、基地连农户,并推行标准化生产的运作方式,按照不同作物无害化生产技术规程,在三官殿、六里坪、浪河等乡镇推广“果—瓜—菜”、“豆—瓜—菜”、“稻—蒜”轮作栽培,在习家店、石鼓推广“果—草—羊”、“果—草—鸡”生态模式,带动了调水区域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的发展。目前,该市在市良种场、市园艺场、市柞蚕场、市蜂园场和习家店铧厂洼果园场建有五个无公害种植业生产基地,在银洞山、凤凰山建有两个有机茶生产基地,在玉皇顶果园场和蔡家渡果园场建有两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全市共建有2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2个无公害水产业生产基地,其中“柳氏风味鱼”正在申报有机水产品认证。
丹江口市大力开展“一建三改”(建沼气池、改圈、改厕、改厨)工作,建立了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示范工程。全市累计建设户用沼气池1.2万户、省柴灶保有量达8.6万户,推广太阳能热水器1.4万余台,全市的森林覆盖率由20世纪90年代的28%上升到目前的39%,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3.93平方公里,保持了丹江口库区Ⅱ类水水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