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至15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办公室组成的国家《丹江口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组来我市调研。编制组采取座谈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先后深入茅箭、郧县、郧西、武当山特区和丹江,考察了工矿企业、生态建设、污水处理、淹没集镇、文物保护、库区基础设施建设等。省发改委党组成员、省南水北调办副主任伍哲文、省西部大开发办公室副主任王广耀、市长陈天会、常务副市长涂明安、副市长梁吉祥及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
1月9日,市政府在车城宾馆八角厅会议室举行由市直相关部门和相关县市区参加的汇报会。会议由市长陈天会主持,会议首先听取了省南水北调办、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及十堰市丹江口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的汇报。陈天会指出,国家《丹江口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组的到来传达了三方面的信息:一是体现了国家对库区人民极大的关怀、关心和支持;二是《丹江口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进入了实质性的实施阶段;三是《丹江口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为库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增强库区人民对未来发展的希望。
陈天会综述了十堰为国家各个阶段的发展所作的贡献,尤其是在南水北调工程论证期间、建设期间和以后调水期间已经做出和即将做出的贡献。他说,正是库区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牺牲局部顾全大局的贡献使库区丧失了一次次与其他地区共同发展的机遇,导致库区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
陈天会说,要确保一库清水北送,前提是解决好移民安置,关键是水质保护,重要保证是库区可持续发展。《丹江口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编制使库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一次新的洗牌,库区资源配置面临着一次新的选择。它关系着库区能否科学发展、长治久安,库区人民能否生活富饶、安居乐业,甚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成败。因此,《丹江口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党的科学发展观执政理念的提出,使任何地区的发展都要兼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环境建设,三者相互协调、相互支撑、缺一不可。《丹江口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也必将兼顾三者,体现以人为本。如何利用这次机会,制定一个管长远、科学的、能促进和支撑库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科学规划,全市人民翘首以待。
考察组领导在讲话中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项目是生产力布局的一次重大调整,国务院对水源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非常重视。此前,国务院多次批示《丹江口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并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资源保护工作提出明确的要求和标准,要按照国务院有关指示精神,采取强有力措施切实保护好一库清水。在《规划》编制工作中,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高度,找准定位,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做好《规划》要做到三个结合,即《丹江口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与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结合起来,与移民安置结合起来,与移民扶持及对口支援结合起来。要通过《规划》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转变发展模式,注重发展效益,实现区域经济发展速度、质量、结构、效益的统一,实现库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