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许昌段静态总投资高达50亿元
10月11日,记者从许昌市南水北调办公室获悉,南水北调工程许昌段将于明年年底正式开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许昌市共敲定了4个开口,建成后预计年配水量2.26亿吨。同时,许昌市按照省政府“谁受益谁安置”的原则,共安置移民25625人。
据介绍,南水北调工程在许昌境内呈西南至东北走向,其中禹州市42.6公里、长葛市11.4公里。总干渠许昌段设计水深7米,设计流量310—320立方米/秒,渠道底宽13—26米,两侧各设置8米宽绿化带,共布置各类建筑物83座,估算静态总投资50亿元。
此外,按照省政府“谁受益谁安置”的原则,许昌市共安置移民25625人,其中丹江口库区14100名移民将规划安置到长葛市、许昌县、襄城县3个县(市)、19个乡(镇)、4个农场、1个林场等地。11525名总干渠移民在当地后靠安置,原则上不出本乡镇。
记者了解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由平顶山市郏县进入许昌市,途经禹州市的鸿畅镇、张得乡、梁北镇、火龙镇、韩城办事处、朱阁乡、郭连乡、古城镇等地,经长葛市的坡胡镇、后河镇进入新郑市。许昌市的第一个开口在张得乡的孔楼村,主要满足襄城县用水;第二个开口位于韩城办事处后屯村,可供禹州市用水;第三个开口位于郭连乡的孟坡村,主要供许昌市区用水;第四个开口在长葛市后河镇的张庄村,供长葛市用水。2010年工程建成投产后,许昌市区将新增供水能力35万吨/日。届时,我市的用水困难状况将全面得到缓解。
据有关水利专家介绍,目前许昌市每天的用水量为9万吨,半数都是开采的地下水,市区有60多平方公里已经形成了地下水漏斗,如果再这样长期开采下去,就会造成水位下降、地面下沉,直接危及地面建筑物。南水北调工程竣工后,每年两亿多吨的供水量,再加上地表水和合理开采的地下水,我市将摘掉用水困难的帽子。这些宝贵的水资源不仅符合我市2010年的城市规划,还会对许昌市的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